充电站运营的前提兼容当下,面向未来;了解当前客户群体的需求,从公共快充站领域运营端考虑,客户群体主要为充电站运营商和充电站使用方,本次调研收集以上两个群体的需求信息,总结出充电站运营的痛点如下:
行业中目前公共充电站充电价格基本以一般大工业电价为主,只有约2%的充电站运用光储技术或水电/绿电等节能电价进行充电。
场站运营的另一个核心数据是电损率,即设备运营过程中因发热而产生的电力损耗,行业中直流充电桩电损率约为9-13%,以场站10台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规模的充电站为例,充电桩按平均每天满功率使用3.5小时为参考,平均电价按照0.7元/度计算,一年的电损费用在9.4-14万,选择低电损5%的设备,单个站每年可以节省4-8.6万,按照10年设备运行寿命,全生命周期可节省40-86万电损费用;
由于公共充电站的主要客户群体是运营车辆司机,随遇司机而言充电时间是他们在在意的因素之一,目前网约车司机每小时平均营收约为100元,转化成每分钟创造的营业收入为1.7元,一定程度上充电站在充电时间上如果能为司机节约时间,司机甚至会选择价格更高但充电速度最快的充电站。
在行业公共充电站产品、技术日益同质化,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车主会优先选择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贴心的充电站,目前行业中配套设施极不健全,只有约10%的充电站配备司机休息室、超市、卫生间、餐饮等。
根据部分地区湿度高多盐雾的天气情况结合对市场主要充电运营商充分调研,部分地区的公共充电站设备故障率爆发期为设备运营后第2-5年,其中核心部件直流模块的平均使用周期为2年;
公共充电站的主要客户为网约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基本运行在城市主干道、商圈、CBD等城市核心区域为主,而行业中现有公共充电站只有约25%运营在城市核心区域,核心区域的充电站使用率比非核心区域的充电站约高出约15%。
目前充电桩市场鱼龙混杂,虽然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品牌知名度相对比较高,但市场上没有一家有足够公信力的品牌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因充电涉及资金/安全/场地稳定性等因素,因而国企或者政府会比较适合搭建具备公信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