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蓝狮在线注册登录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400-888-78588

您的位置:蓝狮在线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专访能链智电副总裁于翔:精细化服务充电全产

发布时间:2023-09-13 11:38人气:

  作为成立3年便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近期的几个大动作牢牢锁定了行业目光。

  · 8月22日,能链智电官宣,拟以6640万美元全资收购欧洲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瑞典Charge Amps;

  · 9月8日,发布2023年Q2及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Q2,能链智电营收486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21%;上半年营收848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实现翻倍增长。

  能链智电究竟在做哪些事?如何构建自身的充电服务生态?9月6日,第七届中国南京国际电动车充电技术展览会在南京开展,展会现场,充换电研究院同能链智电总裁于翔进行了深度交流。本篇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能链智电,一览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的生态版图。

  根据官网介绍,能链智电为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主机厂、企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选址咨询、软硬件采购、EPC工程、运营运维、储能、光伏、自动充电机器人等。

  可以说,能链智电业务范围覆盖广、形式多。而当被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能链智能的核心业务时,能链智电副总裁于翔告诉我们:

  通过早期针对运营商、厂家及用户的基础服务所延伸出的各个环节的服务,让能链智电成为了行业的连接器,连接了充电桩行业上中下全产业链资源,通过各节点的服务,提升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每个环节大家都需要,所以每个环节,我们都会去做好。”

  这样的业务机制,被能链智电定义为“服务2.0”。“在1.0时期,我们看到的服务都是拆分的,从设备生产到充电运营、投资评估、保险购买、施工运维等等,都有专门的机构,所有的动作都是割裂的。而2.0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将这些服务和产品进行整合,为行业提供链条式的服务。”

  在能链智电的“服务2.0”模式中,充电从业者无论是小白还是老手,均可以个性化选择自己的当前需求服务,极大地降低了运营商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从经营本质上解决了运营商的核心痛点。

  “我们为全行业提供全链条服务,通过优质服务带来优质体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服务也能够以同样的迭代速度去匹配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新的政策。”

  “现在充电运营商特别是中小运营商很多人都背负着很多压力,包括经营压力、建站资金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大企业也面临多种压力。”

  当前充电服务方除了专业运营商之外,还包括国企央企与地方政府、银行/基金/租赁公司等资金方、中小企业及个人投资者、房地产开发商等,其中大部分都是跨行而来,缺少独立大规模选址、规划、建设的能力,缺乏专业运营平台和运营经验,这些问题也均成为充电运营商发展的绊脚石。

  对此,能链智电提供了三件服务法宝来助力充电运营商的有效运营——充电网的整合服务、后市场的精细化服务、用户侧的多元化服务。

  第一件法宝,强大的充电网整合能力。“现在充电运营商非常多,但绝大部分都是单一企业,无法形成一张基本的充电网络。”而能链智电同战略合作伙伴快电,优先将不同品牌的充电桩进行集成,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充电网,“让司机能在任何地方,迅速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充电桩”。与此同时,能链智能为整个充电桩行业搭建了一个能源接口,将不同品牌的充电桩资源开放给不同平台,让各个平台都具备“取得流量”的能力。

  据悉,截至2023年上半年,能链智电已连接6.2万座充电站、65.2万把充电枪,充电量达到22.51亿度,占全国公用充电量21.2%。目前,能链智电已接入蔚来、小鹏、理想、现代、问界、岚图、高合、极狐、极氪等主流新能源车企平台,并与满电出行、斑马智行等车联网公司,腾讯智慧出行、绿色慧联等互联网及共享平台达成合作。

  第二件法宝,运营后市场的精细化运营。对于设备的后期运维,能链智电打造了智能运维体系。“充电桩作为硬件工业电器,必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故障风险。但当设备出了质保期后,无论是厂家还是各大运营商,其运维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一些小型运营商,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1台120kW的桩在充电高峰期出现故障,1个小时就大概损失100度电,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据,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能链智电的智维体系,将数据采集、集中监控、人员调度、检修反馈融为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秒级响应智能运维系统,有效降低产品故障率,提高运营商的收益。

  除此之外,能链智电的商务团队也会深入到场站中,提供日常场站的环境维护,例如场站清扫、设备巡检,以及对充电桩及高低压设施的设备维护。

  第三件法宝,便是用户侧的多元化服务。据于翔介绍,能链智电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快电协助运营商构建用户生态,通过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差异化、多元化营销福利活动,为车主送去关怀。诸如此类的措施,都让充电站的用户流量提升、粘性增强,进一步提高盈利。

  面向未来无人驾驶场景,能链智电推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智能充电机器人。该款机器人汇集深度学习、V2X等多项技术于一身,主打的是可移动的自动充电和结算,用户一键即可下单完成充电,充电机器人就会完成自动寻车、精准停靠、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自动驶离、自动归位补能等功能;即使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停车场,它可以借助多重感知、立体视觉,并基于算法合理规划路线,完成工作,可以突破固定充电桩建设中存在的场地、电力容量等限制。

  据于翔介绍,这款机器人,承载着‘Auto-By’的理念。“现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在向科技化、自动化发展,能源补给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巨大改变。”能链智电智能充电机器人,将曾经的“车找桩”转变为“桩找车”,极大释放了能源补给中对人员的依赖。

  近期,能链智电及能链智电股东能链与华润资本达成战略合作,将发挥各自能力,围绕新能源数智化、综合能源港共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售电及新能源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孵化、投资、运营展开合作,拓展新能源业务场景。其中,集光储充、加氢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能源港也将是能链智电将要重点打造的能源新业态。

  “传统的综合能源港,是一个多产品的平面结构,而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无论是充换电、超充还是慢充、或者是无线充电,都是以电为核心,技术形式是多样化的,因此,新能源综合港可以叠加更多的产品,为整个产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落地方式。”在“油转电”结构型能源转变的全球共识及国家战略中,能链智电将提供所有交通能源场景的优质服务。

  “光伏可以有效降低我们的电网压力,助力节能减排。而储能,经济效应强,是电网动态增容的最好的方式。国家一直在电网侧大力发展储能应用,其实在用户侧,我们更应利用储能来动态调节我们的用电需求。”

  基于此,能链智电也推出了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加速现代能源体系的建设。在一体化建设和生态运营方面,能链智电为充电场站提供充电桩采购建设、分布式光伏铺设、配建储能设施等一体化服务,包括规划设计、EPC建设、运营运维,以及增设休息室、无人售货柜、车后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

  “现在就是最大的机遇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从最初渗透率不到10%,2022年快速增长至27%,今年已经超过了33%,我们预测明年会超过50%。未来,基础设施的需求量会更加庞大,不同的技术会接连涌现,应用也会更加广泛。”在于翔看来,进入充电行业,当下是最好的时机。

  而对于未来的挑战,于翔认为主要在于新技术的发展如何落地。“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技术的发展,不在于充电的快与慢、充与换,更要匹配整个电网技术、发电技术、碳中和领域的技术发展。”

  “整个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历程,只有十年左右。这十年,我相信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也是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崛起。能链智电受到整个行业、广大商户和用户的认可,让我们自知要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喊口号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十年甚至百年内为大家提供更优质、更落地的服务,提高全球交通能源网络的稳定和效率。 ”

  “当然,新兴行业有些事情也必须要有人去做。比如自动充电机器人,现在成本还比较高,但我们还是坚持去做。”于翔言语间透露着行业引领者的坚毅与底气。

推荐资讯

400-888-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