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名称:蓝狮在线奶茶集团

公司地址:湖南省湘潭市蓝狮注册有限公司

公司邮箱:738052@qq.com

公司电话:蓝狮主管

招商QQ: 123456

公司网址:http://www.lixunshe.com

当前位置:蓝狮在线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日销两万杯的竹筒奶茶还有人敢喝吗

作者:admin 时间:2023-04-30 20:30

  竹筒奶茶,顾名思义就是把奶茶装在竹筒里饮用。翠竹清香加上奶茶醇味,听上去就自带鲜甜味,拍照也更仙。

  去年 4 月,苏州开了第一家竹筒奶茶店。很快,这种饮品又流行到杭州、上海等地。最夸张的时候,全国热门景区、商区,几乎人手一杯竹筒。

  但最近,奶茶店回收顾客竹筒再利用的新闻被曝出,消息瞬间登上各大热搜榜,消费者对竹筒奶茶的信任也被一击即溃。

  竹筒奶茶的爆红与衰落,似乎都在一瞬间。只是,原本象征 新鲜 原生态 的竹筒,本不必被迫扛下所有。

  相传,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猎时,为了方便,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烧煮,就做成了最早的竹筒饭。

  《齐民要术炙泫第八十》中记载,北魏时期的 捣炙 (又称 筒炙 或 黄炙 ),就是今天所称的 竹筒饭 。

  所谓 捣炙 ,就是将鹅、鸭、麋鹿、猪或羊肉斩碎烤熟,调拌成有黏性的馅,敷在去了青皮和节枝的新竹一端,手持未敷馅的一端,置火上不停地转动烤炙。待表面水汽烤干,涂上鸡蛋清或鸭蛋清再烤干,又涂上鸡蛋黄液或鸭蛋黄液烤炙,至馅表皮金黄酥香后取下。馅呈筒状,切开即可食用。

  竹筒里装上稻米是竹筒饭,放入糯米则被称为竹筒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写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足可见白居易对竹筒粽子的喜爱。

  如今,人们会在糯米里拌上红豆、玉米、枸杞、大枣、白糖等配料,这样制作出来的竹筒粽子,表面光洁晶莹,吃起来竹香不绝、甜而不腻。

  位于我国西南的云南省竹林密布,尤其是香糯竹分布很广。这种竹子竹节细长,内壁有一层竹膜,烹煮时能产生独特香气,融入饭中十分清甜。而居住在这里的傣族人,就尤其善于制作竹筒饭。

  1951 年,西双版纳的傣族人用竹筒饭招待了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当时,蔡老这样评论竹筒饭: 对竹子的利用,堪称无双。先作锅,后作碗,再作柴烧,最后又作植物的养料,真正做到了就地取材,材尽其用。

  竹筒饭在川菜中也有特殊的地位,不同的是,四川人多使用茶叶给竹筒封口。如此一来,茶香、竹香叠加饭香,真是用文字难以形容的香气,必得亲自品尝才能感受。

  竹筒饭也可以是一种泛称。川菜中有一道名菜叫 竹筒烤鸽 ,要将鸽子肉连汤带料一起放入竹筒中,密封烤制,先用旺火再用小火,将香气逼出来才 出锅 。

  贵州还有一种吃法叫 竹筒烤鱼 ,要先将青鱼去内脏,腌制后以猪网油和鲜竹叶包好,再整个塞入竹节中,封好后将竹节以黄泥包严,最后放入木炭中烤 2 小时。有点像叫花鸡的做法,尝起来香味醇厚,口感软嫩,堪称一绝。

  南方气候潮湿,竹筒极易发霉变质,产生毒素。采用新鲜的竹子,能将竹香融入美食,也能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不论是哪种做法,都讲究一个 鲜 字,这也包含了对制作过程的要求,即 鲜做鲜吃 。

  奶茶店会以透明橱窗向顾客展示现熬珍珠、黑糖的过程,烤鱼店会将会动的活鱼盛到顾客面前……这不仅能让顾客对食材更放心,也很有仪式感,符合网红美食的社交属性。

  原本,竹筒奶茶也可以走这种风格,至少把竹筒现砍一下也可以吧?但竹筒奶茶店们没有,它们巴不得更快一点卖出下一杯奶茶。

  或许竹筒奶茶第一家店 茶色烟雨 开业的时候,还想跟天然、绿色、新鲜沾沾边。但随着门店越开越多,山寨也大量出现,竹筒已经纯粹变成了符号,竹筒奶茶也变成了一门顶着伪天然、伪绿色、伪精致滤镜的流量生意。

  茶颜悦色的出圈,迎合的是国风文化的崛起;超级文和友的火爆,跟复古怀旧潮有关;淄博烧烤的火热,反映的是惬意自在、享受生活的价值观。竹筒奶茶的标志性 icon ——竹筒,则是绿色健康风潮的映射。

  有一些餐厅,会特别强调食材、用水源自何处,如何天然,怎样无污染,富含哪些营养元素。这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它们的餐品绿色健康,能让人吃得放心和享受。

  竹筒奶茶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绿色天然。它能让你产生一些联想——在一片云山雾绕的竹林里,一位老农砍下竹子,亲手把它制作成一截一截的竹筒,这样的竹筒盛着的奶茶,一定是清香四溢、饱含着大自然的味道。

  然而这只是想象。新周刊记者曾在南锣鼓巷买过一杯竹筒奶茶,高达 39 元的价格,得到的却是毫无匠人灵魂的冲泡过程。而且奶茶并未直接盛在竹筒里,而是装在了一个塑料器皿里,再把这个塑料器皿套在了竹筒上。

  拿开器皿,能看到竹筒底部并未清洗干净,甚至还有不少灰尘。这个器皿容量也不大,大口喝的话,四五口就能吸完里面的奶茶。

  竹筒在中华美食文明里,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容器。竹筒饭、竹筒粽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竹筒美食,均以 鲜 著称。

  而竹筒奶茶,显然与 鲜 无关。这些门店的竹筒就不是新鲜竹筒,而是物流配送到门店的仓库竹筒。这意味着,想在奶茶中尝到竹鲜味,完全没有可能。

  新周刊记者观察过北京、杭州等地的多家竹筒奶茶店,都没有使用鲜奶作为茶底,而用的是从塑料桶中倒出来的 奶 ,疑似用植脂末冲泡而成。

  这也是竹筒奶茶店都开在景区的原因。竹筒奶茶的高颜值,再加上竹筒上贴着的地标名称,就像全国各地复刻的 地标冰淇淋 一样,确实是打卡神器。

  但脱离了内核、不注重口感的竹筒奶茶,走向的注定是一条速朽的道路,就像泡面食堂、草莓塔、脆皮五花肉一样。

  餐饮行业是长线市场,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重视口味、卫生,即使颜值再高,即使故事讲得再好,也终究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