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蓝狮在线奶茶集团
公司地址:湖南省湘潭市蓝狮注册有限公司
公司邮箱:738052@qq.com
公司电话:蓝狮主管
招商QQ: 123456
公司网址:http://www.lixunshe.com
3月初,在竹筒奶茶爆火网络,登上餐饮圈新顶流位置时,内参君曾在文章中留下疑问:
浙江杭州塘栖古镇的小巷子里,一位网友拍下了奶茶店员工清洗竹筒的视频。该网友称,清洗的竹筒是二次回收准备再利用的,霉点清晰可见,用于清洗的水也非常脏,并不是流动的。
视频曝光后,4月10日下午,临平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通告,表示针对该奶茶店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立案调查,涉事店铺已停业。
早在竹筒奶茶刚刚走红网络的档口,就有网友曝光,曾眼见有人拿麻袋捡用过的竹筒,在河边随便清洗干净,继而低价卖给奶茶店。在小红书上,甚至有网友直言已经有“职业捡筒人”出现了,Ta们每天在竹筒奶茶店附近蹲守,捡网友丢弃的竹筒,日薪1000+,“分分钟月入三万,还开什么奶茶店啊,不如捡垃圾。”
翻车讨论话题高涨,多地市场监管局、食安办针对辖区内的竹筒奶茶店进行了突击抽检,结果不容乐观:
厦门倾岛竹筒奶茶店,竹筒菌落总数检测数值超标50倍,被责令关店停业整改;厦门只如茶见奶茶店下架了2000多个涉嫌不合格的竹筒;广西南宁竹筒奶茶店出现发霉、清洁不到位等问题,被停业整改...
“第一感觉,不卫生!竹筒的储存、使用、清洁、菌落等等,眼见之处都是大问题!”一位餐饮人士表示。
不过,坚持态度的竹筒奶茶店也有。被称为“第一家”“正版”的杭州茶色烟雨竹筒奶茶店,在食安问题爆发后,称店内已经增加了竹筒杯臭氧恒温消毒步骤,并表示:回收利用、发霉的是盗版店,不是正版竹筒奶茶店。如果任何人发现正版店铺有回收行为,奖励10万人民币!
成都一家竹筒奶茶店老板告诉内参君,“进货的时候卖家就会说,竹筒是天然竹木,因为季节气候、地域环境气候,放着不用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发霉,需要放在干燥通风处。如果已经发霉了,就用热水多冲洗几遍,晾干之后就能正常用,而且也可以多次使用。”
食品安全问题历来是餐饮业恒久关注的话题,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的国情环境下,脱离食安底线,无论是爆火的网红产品、畅销产品,还是百年老字号,消费者都难以买账。
从普遍消费者的反馈来看,打卡归打卡,难喝就是复购的原罪。有消费者对内参君说道,“这段时间,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打卡竹筒奶茶,真是没有一杯好喝的,像喝塑料。”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竹筒奶茶这类新式茶饮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加上目前很多人都是跟风模仿,所以会出现同质化现象。未来随着一些网红饮品品牌逐渐淡出市场后,这类茶饮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缩小。”
营销与产业战略专家李兴敏同样表示,“竹筒奶茶只是形式新颖,并非产品品质好才引发关注,消费者只会为前期的猎奇心理买单,并不会持续复购。”
截至4月中,北京热门网红商业街南锣鼓巷中,短短一个月窜出来的12家竹筒奶茶店,已有2家彻底停业。
一位餐饮老板在看到竹筒奶茶事件后,对内参君表示,“每次看到这种网红产品都很无奈,这次更生气!发霉的竹筒还二次利用,生意也不用做了!现在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是踏实想做餐饮,根本就是趁着这波热度进来想卷一波快钱的。”
爆火的单品一个接一个倒下,本就“短命”的餐饮网红单品,如今周期更是大缩短。
卷一波就走的“摆烂”态度越来越明显,这背后既有餐饮大环境的影响,更有消费者对待网红餐饮的态度逐渐理性。
内参每月将在评论区选取两条“优质评论”,送上我们价值568元的内参重磅《餐饮经营研报》,欢迎大家踊跃评论,每月月底公布获奖名单及截图~